特困生工作分为几方面的工作,分为:调查摸底,特困生档案的建立、跟踪,学费减免,勤工助学,学生贷款,国家奖学金的评定,学院或其他社会资助的争取等几个方面。
一、调查摸底、建立特困生档案
1、新生的调查方法:
特困生档案的建立:
新生入学填报特困生情况调查表,对学生特困证明复印留底,制作特困生情况学年跟踪表格,对每名特困生所获得资助及奖惩情况,家庭困难变动情况一一记录,并装入特困生档案。
新生入学苦难情况调查:
学生进入大学,首先通过绿色通道以及代理班长初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情况,通过军训期间与学生的谈话及进一步的接触详细了解到学生的困难情况,并一一作好记录,记入特困生档案。调查学生家庭所在地政府通信地址,给当地政府、民政局邮寄特困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格,并要求回执。
老生的调查方法:
对原有特困生的调查:
组建综合评定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班委会同学及普通同学,每班3人。每学年开学针对特困生情况开展座谈,使同学对各个班级特困生有所了解。调查学生家庭所在地政府通信地址,给当地政府、民政局邮寄特困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格,并要求回执。
对新申请特困生情况调查:
通过与学生本人及周围同学的谈话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在校表现。调查学生家庭所在地政府通信地址,给当地政府、民政局邮寄特困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格,并要求回执。
特困生公示办法:
争取特困生工作上板,将每年特困生同学的变动、获得资助结果统计、公示于全体同学。做到让每一名同学知道、了解特困生;了解特困生各项资助评选过程及评选结果。
二、特困生实施方案及具体原则:
1、学生贷款
申报范围:全体大一特困生同学及部分大二没有贷上款的特困生同学
评选原则:大一特困生同学优先考虑;有特殊困难情况同学优先考虑。
学生银行贷款对解决困难学生经济困难情况是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鼓励所有新生当中的特困生参加贷款,缓解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2、学费减免、国家奖学金评定
国家奖学金与学费减免同时评定,国家奖学金获得同学因学费全免将不参与学费减免的评定。
国家奖学金:
评选范围:评选范围为获得一等、二等奖学金的特困生同学。
评选原则:奖学金等级高者优先考虑;较困难者优先考虑;在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校级以上奖励、表彰同学优先考虑;学生干部表现突出者优先考虑。评选过程:将有评选资格的同学列出,由综合评定小组讨论同学的困难情况并综合考虑评选原则,由辅导员老师作出最后决定,在会上公布,会后将结果公布于普通同学,无异议则上报。
学费减免
减免分三等一等减免100%,二等减免80%,三等减免50%,人数人别为2%,4%,4%。
评选范围:学年考试中没有不及格科目的特困生同学。其中不包含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
评选方法:各班级特困生同学提出申请,通过各班级综合评定小组讨论,评定出各个等级。原则上不按班级名额划分各等级名额,全年级特困生同学统一评定。各班级特困生等级划分由班级综合评定小组选评,分别将各班级一等、二等、三等的同学放到一起综合讨论,由辅导员老师决定,并于会后将结果公布于普通同学,无异议则上报。
3、勤工助学
由困难学生提出勤工助学申请,学院开展丰富的勤工助学活动,针对不同同学的特点给与不同的工作岗位。如通过学生会建立家教中心,帮助同学扩大家教信息;学院提供一定的勤工助学岗位,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给与一定的资助;建立勤工助学基地,长期给特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学子之家)等。尽量让每个提出勤工助学申请的同学能够得到一到两个勤工助学岗位。
4、学院及其他社会资助的争取
a、爱心基金
评选范围:针对数学学院全体特困生同学。
评选条件:无纪律处分,学习成绩良好。
基金来源:通过获奖学金同学的自愿捐款所得款项,及其他同学平时自愿捐助款项。
基金发放:根据每年基金数额的不同,每学年发放一次到两次爱心基金。爱心基金面对全体特困生,根据各年级情况分等级评选,并将评选结果公布于全体同学。
b、其他社会资助的争取
对于特殊困难、在同学中有一定反响的同学,通过学生党支部的讨论,由党员同学带头捐款,并发动各班级团支部踊跃捐款。对特困生同学的事迹进行宣传,树立自强不息的楷模,让更多的人了解特困生,并向社会寻求更大的范围更加广泛的帮助。
三、具体实施步骤(时间表):
时 间
|
工 作 内 容
|
3-4月
|
爱心基金的评定、发放
|
5-6月
|
对以往特困生情况展开调查、跟踪,向家庭所在地政府邮寄家庭情况调查表,并要求回执
|
7月-8月上旬
|
新增特困生递交特困申请
|
8月中旬-9月上旬
|
对新增特困生同学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向家庭所在地政府邮寄家庭情况调查表,并要求回执
|
9月中旬-9月末
|
评定国家奖学金、学费减免
|
10月上旬
|
勤工助学岗位评定、上报
|
10月中旬-11月
|
学生贷款申报
|
12月
|
爱心基金捐款
|
数学学院学工办
2003年10月